屏東恆春 豎孤棚


早期恆春富人普渡後,會將祭品施捨給貧苦人家,由於每次爭搶祭品時,經常發生鬥毆或踩傷的情況,遂於清光緒5年(公元1879年)時,發展「豎孤棚」(爬孤棚)的競賽方式取得祭品,早期孤棚由4根高3丈6原木搭建,並於木柱塗滿滑膩牛油,以組為單位,各憑本事爬到頂端取下順風旗。活動本質具備超渡孤魂、慎終追遠的宗教涵意,並蘊含了先民分食貧苦的人道精神,深具社會教育意義。近年來恆春搶孤及爬孤棚民俗活動、搶孤儀式已改為撒放彩券兌換物品,爬孤棚變成良性的體育競賽。民國96年將由原本的4支孤柱擴展到36根孤柱,民國97年公告「恆春搶孤及爬孤棚」為屏東縣民俗,民國100年孤柱的高度還增加到23公尺,增加爬孤棚困難度,並吸引外籍人士組隊報名參加,成為國際性競技活動。農曆7月15日中元節下午4點在恆春東門城外開始進行普渡儀式,晚上8點搶孤活動,10點即展開爬孤棚。參賽者須為男性,且年滿18歲,每隊人數在12人左右,以疊羅漢的方式互助合作,先取下順風旗者即獲得勝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