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鹽水 炮城


製作炮城是台南鹽水代代相傳的民俗技藝。主要架構材料為木棒、竹子或鐵搭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發炮台。傳統上,以木條製作或竹竿綁成的大型長方體支架,作為炮城的基本結構。在面積最大的兩面,以橫杆由上而下做出分層,作為擺設沖天炮的支架,前後支架必須控制好沖天炮發射的角度,射向神轎。在分層的支架上,先以雙面膠或其他黏著劑固定炮城的炮芯(一種引線)在支架上,並在各層上排放單層或數層的沖天炮,再黏貼炮芯與沖天炮的引線,由炮芯和引線的長短來控制蜂炮點燃的時間。民國70年開始有大型的鐵製炮城出現。炮城各層可擺放的沖天炮數量達108或120支,支數象徵各行業興旺與長壽之意。大炮城的大小和分層的蜂炮數量曾出現數千支或數萬支。有些主炮城的各層蜂炮甚至以10層到20層的沖天炮堆疊而成的,數量非常可觀。炮城的外表會黏貼色紙加以裝飾,並寫上祈福的語句,外觀設計成神像、茶壺、動物或卡通人物等。早期炮格中的沖天炮是紙炮,現今發展成會發出聲響的塑膠頭蜂炮。炮城一經點燃,炮格中的蜂炮便如蜂群般傾巢而出,故名”蜂炮”。現在的炮城越做越大,造型越來越多。